图为全国“传承脱贫攻坚精神献身乡村振兴伟业”征文优秀奖证书
本网讯(通讯员梁丰婷)近日,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“传承脱贫攻坚精神献身乡村振兴伟业”获奖征文公告。当阳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员余文凯撰写的《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----青年先行 再立新功》获得优秀奖,为湖北省唯一获奖作品。
据悉,此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稿1500 多篇,经资质审核、查重检测、严格初选、独立初审、盲评复审, 评选出获奖征文 20 篇(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各 1 篇、3 篇、6 篇、10 篇)。
征文原文如下:
弘扬脱贫攻坚精神
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
——青年先行 再立新功
2021年2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,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!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。同时强调,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,新奋斗的起点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、松劲歇脚,必须乘势而上、再接再厉、接续奋斗。“胜非其难也,持之者其难也。”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做好乡村振兴这下半篇文章。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,要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 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造福亿万农民、振兴美丽乡村的总纲领, 对于重塑城乡关系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, 要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‘三农’工作队伍”。乡村振兴, 关键在人才, 关键在做强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青年干部作为小康社会的主力军,作为时代的弄潮儿,既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,也是青年干部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,只有牢牢抓住历史和时代赋予的成才机遇, 努力做到行稳致远、知行合一, 才能创造无愧青春的出彩人生。作为青年能有幸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,应当深知脱贫成果来之不易,脱贫攻坚精神历久弥新,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,这种精神依然能够指引我仰望星空追梦,脚踏实地前行。
一、以上下同心,尽锐出战的团结精神凝聚力量。上下同欲者胜,风雨同舟者兴。建党一百年来,我们党向来重视团结人民,依靠人民。从日着草鞋搞革命,夜挑灯笼访贫农,到依靠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;从三十多万农民工义务劳动干出来的人民大会堂,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,再到脱贫攻坚战的完美收官。无一不体现了我们党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伟大事业,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,也是上下同心,一鼓作气的完美配合。作为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干部来说,这种精神依然重要,只有上下同心,才能在政治上、思想上、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具体的工作中才有主心骨。只有尽锐出战,群策群力,才能形成强大合力,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。“大鹏之动,非一羽之轻也;骐骥一跃,非一足之力也。”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,要意识到群众是我们最大的依靠,百姓的赞美是我们最大政绩!只有团结群众力量,凝聚群众智慧,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推进才有最充足的动力。
二、以精准务实,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行稳致远。“牡丹花好空入目,枣花虽小结实成。”李克强总理强调:“喊破嗓子,不如甩开膀子。”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坚持实践实干实效,更是乡村振兴工作中应有的态度、驻村干部应有的担当。2020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强调:“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。”切实提高抓落实能力是七种能力之一,要求年轻干部干事业不能做样子,必须脚踏实地,要有钉钉子精神,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。当前,脱贫攻坚圆满收官,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更要不遗余力的狠抓落实。要进一步加大对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动态监测,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的实时入户走访等工作要落到实处,维护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。在大有可为的基础舞台,青年驻村干部更要起而行之、勇挑重担,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,将精准务实,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和服务宗旨、为民情怀,付诸于为百姓做的每一件实事中,只有这样才能与百姓打成一片,才能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捕捉民意,才能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,才能做到动真情、办实事、解难题。
三、以攻坚克难,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再立新功。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盐碱,经常不辞辛劳跟着调查队,追风向、查风口,把自己变成满身泥水的“脱坯人”。谷文昌为让东山披上绿装,常拜群众和技术人员为师,一起干活,一起流汗,最后找到了遍植绿荫的“锦囊”。最美扶贫书记黄文秀,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扶贫“新手”就此踏上“长征”路,她用双脚走遍村里的每一片土地,她心中全是对群众沉甸甸的挂念。30岁,斯人已逝,馨香永存,她换了另一种方式守护者那片红色热土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面对振兴乡村的时代使命, 青年人要沿着前辈路,接续奋斗,以不负人民的担当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。青年人更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党中央“三农”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, 督促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振兴乡村的历史使命,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, 干在实处, 走在前列, 谋在深处, 提振起敢于担当的精气神, 练就善于担当的真功夫, 工作中要克服“眼高手低”问题, 消除自怨自艾心理, 改掉只想干大事的浮躁作风, 培养乐于从基层做起、从小事做起、从细微处干起的良好平和淡定心态, 干好每一件工作, 完成每一件任务。
“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;无惛惛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”投身乡村振兴事业,需要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“无字之书”,这是每名年轻驻村干部都应做好的必答题。青春之路,始于足下,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,以脱贫攻坚精神为引领,在基层舞台上有所作为,从而练就硬脊梁,铁肩膀,真本事。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田间地头,多走乡间路,勤敲百姓门,常吃家常菜。俯下身子,沉下心来干事,身上才能有乡土气息,才能跟百姓成为知心朋友。“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!”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远大前程的事业,身为青年驻村干部,我们生逢其时,我们也重担在肩。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前,青年驻村干部要将自己理想与祖国的前途、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,在国家最需要的基础岗位上披荆斩棘、乘风破浪。青年是面向未来的,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今天的青年既是追梦者,也圆梦人。相信在乡村振兴工作的磨砺中,青年驻村干部能守好初心、担好使命,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能走的更稳健、更扎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