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葛检:身边英模 |新时代检察一线的“老黄牛”——魏勇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1-04-02      

图为宜昌市葛洲坝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魏勇认真阅卷中

 

本网讯(通讯员张婷)在宜昌市葛洲坝检察院,有这么一位长期坚守在一线岗位的“老检察”“老党员”,30年如一日,有着执着奉献的“牛劲”和艰苦奋斗的“韧劲”,被大家亲切地喻为“检察一线的老黄牛”。

他以爱岗敬业,踏实肯干,爱民为民的宝贵精神引领着葛检院干警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是干警们公认的“模范标杆”,多次被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他就是现任葛检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魏勇。

魏勇同志于1990年进入葛检院工作,先后在反贪、办公室、公诉等部门任职。历经千帆处,归来仍少年,虽然他已经在葛检院度过了30个春秋,但对检察工作的热情,却始终如一,丝毫不减。

一、拥护改革,顺应改革,践行了共产党员的“时刻准备着”。

入额前,魏勇同志身兼政治部、办公室负责人,干了近10年的综合工作。10年里,他没有办过一起案子,却从未间断过检察业务知识的学习,学习笔记记了十几本。2015年入额考试,他一举拿下87.5的高分,勇夺全院第二名。顺利通过层层考核后,他成为了葛检院的首批员额检察官。

二、迎难而上,各个击破,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。

脱离业务岗位多年,面临的又是全新的刑事检察业务,大家都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。但魏勇同志的表现却令人惊叹。

他入额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一头扎进各类法律书籍,给自己“加料”。阅览室采购的办案手册、理论参考,上级下发的各类参考意见,他都认真捧在手里,检答网、各类公众号,都是他学习的平台。他边办案,边学习,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。部门负责人、年轻的检察官助理都是他请教的对象,就这样,他快速熟悉了各项办案流程,顺利完成了从一名司法行政人员到一名员额检察官的蜕变。

他先后办理各类案件330余件,既多次承办案值近亿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,又办理了大量人民群众身边的小案,还办理了涉及人数众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新类型犯罪,所办案件无一错案,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。如今他已是第一检察部的骨干力量。

三、心中有爱,心中有民,以敬业之心书写为民情怀。

贯彻“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”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要求,魏勇同志则把它牢记心中,作为自己的办案准则。如何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,是他在每一起案件办理过程中都会思考的问题。

所以哪怕是一件简单的危险驾驶案,他都会仔细推敲,权衡每一个量刑情节。正是这样求极致的作风,让加班加点也成了常态。天黑了,魏勇同志办公室的灯仍亮着;明明在休假,他却突然出现在院里处理案件;疫情期间交通不畅,他来回步行十余里路保质保量完成了办案任务。“我了解到的魏勇同志,总是把一切工作当做是应该做的事,他认为上班时间没有做完,加班完成是理所应当。”这是与魏勇同志同一间办公室的年轻干警对他的中肯评价。

四、愿做钉子,甘当黄牛,以不变应万变。

自去年8月长江宜昌段刑事案件管辖权调整后,我院面临着办案数量激增、办案力量减少,办案压力陡然增大的局面。

20211月至3月,葛洲坝检察院受理案件总数达到92件,是同等规模小院同期办案量的46倍,魏勇同志的办案量则达到33件。尤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,在案多人少,工学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,这位已年届59岁的老检察,不但没有丝毫怨言,反而像一颗钉子一样,深深钉在自己的岗位,加班办案、长途提审、出庭公诉,工作的劲头完全不输年轻人,时刻践行着老黄牛精神,埋头耕耘、坚持付出。

在魏勇同志的潜移默化下,我所在的第一检察部全体干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合理统筹、敢于吃苦、甘于奉献、通力协作,圆满完成了各项办案任务。
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,正是魏勇同志的真实写照。每当表彰先进时,他总是谦虚地说,“我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只是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,不虚度人生,待退休后,回首自己的检察历程,还能有些事值得我回忆,值得我自豪。”而我想说的是,我们部门因为有这样的先进引领而更具战斗力,葛检院也因为有魏勇同志这样的典型而更加光荣和自豪。